今年以来,雁塔区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头雁站位、塔尖标准”,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助推民政事业提质增效。
念好四字经,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念好“建”字经,在夯实社区基础上下功夫。“一社一策”解决社区办公用房不足问题,持续推进社区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完成开发区30个社区移交接收任务,实施移交超大社区拆分重组,新建拆分社区28个。积极创建省级试验区,在每个街办试点建设3-5个特色示范社区,在中铁尚都城社区创建“完整社区”试点,打造雁塔社区治理名片。
念好“智”字经,在智慧社区建设上求突破。优先选取基础条件较好、优势突出的社区,开展市级智慧社区示范试点建设。建设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为100个区级智慧社区安装设备、调试软件。
念好“强”字经,在优化社区队伍上做文章。持续实施社区专职招聘,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加强干部管理,完善社区干部考核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工资格证考试,举办多种活动提高社区干部专业能力素质。
念好“减”字经,在社区减负增效上见实效。制定社区职责清单,规范社区工作职责。强化“五社联动”,全面建成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区级社工站指导中心引入专业第三方运营,8个街道社工站实现全覆盖,建成社区社工室240个。
打好组合拳,民生兜底保障网更加密实
打好“兜底”拳,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构建5个层次、4大类型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分级建档、分类管理、分层帮扶,提高困难家庭抵御风险能力。今年以来已发放各类救助金1546.45万元。
打好“联动”拳,救助数据精准核对。突出社会救助联席会作用,融合多部门26项民生数据,广泛开展线下全覆盖排查和线上大数据比对,今年以来共计比对1.8万人次、9.9万余条信息。
打好“服务”拳,救助需求精准回应。探索“社区治理+社会救助”模式,组建2090名由社区(村)干部、爱心人士组成的急难问题应急响应服务队。链接资源助推“五社联动”,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救助服务。
打好“创新”拳,救助项目精准实施。建立全市首个交互式社会救助社工服务项目“睦邻密盒”和全省首批10家“益救助”联络点,探索N+合力共享社会救助工作模式。
画好同心圆,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固守“硬件”圆心,夯实基础“惠养老”。完善养老服务硬件支撑,将养老服务工作列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推进区公办示范性养老院建设。全面建成8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建提升点位均已开工,其中新建任务完工率100%,改造提升任务完工率80%。
画长“服务”半径,优化服务“助养老”。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签约区级平台社会化运营方,实现养老供需精准对接。开展“春风养老助餐行动”,建成社区养老助餐点167个。上门探访特困老人,将“六助”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
绘好“管理”周长,安全规范“扶养老”。组织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防汛防洪、房屋安全、重大安全隐患、非法集资排查等活动,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下好四步棋,基本社会服务供给更加暖心
下好先手棋,流浪救助突出一个“细”字。常态化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行动,基本实现城市主干道、重点区域无流浪乞讨人员的目标。
下好关键棋,未保建设突出一个“快”字。聚焦体系优化、岗位设置,建成8个街道未保站、238个社区儿童之家,不断提高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社会化水平。
下好长远棋,边界管理突出一个“稳”字。强化与兄弟区县沟通协调,切实抓好界线联检,逐段核对边界线走向及其两侧地物地貌等方位物变化情况,不断推进界线管理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下好制胜棋,婚俗改革突出一个“新”字。以“四新模式”深化全省婚俗改革试点。成功打造西北首个花园式爱情颁证基地,不断树立雁塔简约健康婚俗新风。
下一步,雁塔区将全力打造“与雁有约”民政品牌,以“走在前、争一流、创品牌”为目标,对全年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落实、责任化推进、长效化发展,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