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刚刚落幕的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深刻分析了西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一张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新蓝图跃然纸上,吹响了鼓舞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勇担时代使命的战斗号角,凝聚起了昂首阔步前进、携手逐梦未来的磅礴力量。
党代会指出,“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建设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倾力创造更高品质生活,打造共同富裕的西安示范”。航天基地全体党员干部精准把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要求,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凝聚发展共识,把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在下一步发展的具体工作计划中。
按照西安市“六个打造”“九个方面重点工作”,航天基地将继续围绕“聚力‘十个航天’ 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的远景目标,突出抓好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追求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阔步迈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阶段。
提升创新能级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重要承载区
紧跟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以高新区、长安大学城、航天基地为载体,打造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的要求,“科创航天”将构建“1+10+13+N”创新体系。即1个“秦创原·航天创新中心”、十个科技产业园区、13条产业链主攻方向、1168家目标企业。
建设总占地939亩的十个科技产业园区,以“链长制”工作专班为牵引,将13条目标产业链精准导入,采用多种合作模式与企业主体共生共赢,实现高质量发展。每个科技园具有清晰明确的产业方向,匹配相关特色、留出个性化空间,预计今年年底33栋楼竣工。
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设是航天基地狠抓秦创原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今年上半年,国家超算西安中心预计投用。它的建成将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处理等科创产业聚集,可谓区域“最强大脑”。
发挥聚合优势构筑更高能级的产业高地
航天基地聚力建设“产业航天”,航天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卫星应用产业、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等在这里凭借资源优势,互相赋能,共谋新发展,获“国家地理信息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国家北斗产业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等国字号荣誉,产业集群效应愈发凸显,呈现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
航天产业链聚集成势。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为代表的8家国家航天队,带领着航天基地40多家商业航天企业蓬勃发展,构筑起航天产业发展未来新版图,全力实现产业倍增。
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延伸。作为全球光伏头部企业,面对“双碳”发展机遇,隆基绿能系4家企业产能持续释放,利税再创新高。硅产业上游设备生产商美畅股份全球份额超过60%,投资24.5亿元建设产业园区,预计年产值将达50亿元。国电投、陕煤研究院、石金科技等新能源大厂频频落子航天基地。
智能终端产业链快速崛起。作为国内智能终端设备前三的荣耀公司,3000名研发人员在此启动研发中心项目,已建成国内最大的研发基地。多家渠道供应商及上下游合作伙伴正在汇聚周边,形成智能终端研发产业链。
加快产城融合绘就更高品质的民生画卷
航天基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记初心使命,践行根本宗旨,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更有效的举措增进民生福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从交通、教育、医疗、购物、就医等各个领域切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航天”——以教兴城,解决家庭后顾之忧。启动“五个教育”(优质教育、品牌教育、卓越教育、智慧教育、满意教育)“三个倍增”(学校数量、学位数量、教师数量倍增)行动计划,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畅行航天”——以路兴城,延长、加密路网,增设停车设施、提升公交体系,推进“道路倍增”计划,解决出行、停车后顾之忧。
“水兴航天”——以水兴城,实施供水、净水、回水(再生水)、亲水等四类工程,构建互联、互通、互调、互补的碧水蓝链智能水网湖渠。
“绿满航天”——以绿兴城,实现随步即景,兑现“人在林中,城在园中,共享大自然美好画卷”的承诺。
“文旅航天”“健康航天”“品质航天”和“时尚航天”,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中心,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高品质城市,让老百姓的日子更殷实、更美好、更幸福。
新征程上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时代下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崛起的新一轮号角已然吹响。航天基地全体党员干部将坚持对标对表、谋定快动、以上率下,以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贯彻落实,通过“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榜样航天 争优打榜”等,掀起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浪潮,投身二次创业,推动党代会各项部署落地生根,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发出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奋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