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呼呼呜呜......这是寒风呼啸的声音;咯吱咯吱......这是踩踏雪道的声音;轰轰隆隆......这是造雪机和压雪车混合的声音。在北京的海陀山上,这样的声音对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他们是一支由50多名成员组成的冬奥延庆赛区气象服务团队,包括现场预报、探测维护、城市运行保障等,追风逐雪,为冬奥赛事保驾护航。
“不下雪不上山,徒步体验恶劣天气是冬训的必修课。”
如果说气象条件是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决定因素之一,那么气象预报可能就是冬奥赛事举办的“发令枪”。“海陀山海拔超过2000米,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干冷为主,经常山上飘雪,延庆市区却没有,且由于这里地形复杂,局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山顶和山脚风速差异很大,每条赛道的各个点位,风速也是随时变化的,这就对预报的精准度提出很高的要求。”冬奥北京气象中心延庆区气象服务组副组长时少英说。
在北京冬奥会延庆气象服务分中心,一块块大屏幕全景展示赛场气温、风向、风速等各类气象数据。时少英指着其中一块屏幕介绍,“这是海陀山,竞技赛道和竞速赛道在不同的山脊上,从不同的切换模式可以看到不同微尺度范围内的风速风向情况。”
对于延庆赛区,高山滑雪是一个速度非常快的竞速项目,对风的需求更为敏感,从山顶起点到结束区比赛仅有一分多钟,运动员的速度可能达到每小时110公里,甚至130多公里,因此需特别关注风速或风向的影响,预报员会基于各项数据来模拟赛区的气象条件,还要背着风速仪去山上实地考察,对数值模式结果进行订正,然后把预报员积累的经验叠加上去,使得赛区的气象预报更精准。时少英表示,“如果比赛时出现极端天气,我们将及时启动竞赛日程变更的管理程序,全力做好各方面的应急准备,最大程度降低极端天气给赛事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与赛事气象预报服务的11名现场服务队员中,有5名来自北京市气象局,2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1名来自山西省气象局,2名来自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1名来自国家气象中心。他们已在海陀山扎根5年,持续收集赛场风速和风向等数据,一遍遍进行模拟预报,不断磨练和积累经验,以期在冬奥赛场作出准确预报。
时少英介绍,在团队成立之初,考虑到冬奥山地气象预报服务的特殊性,队员也经过特别挑选,“年轻、学习能力强的,也必须有一定的气象预报经验。”由于在日常气象预报中,气象预报员很少接触到山地预报,这方面的气象观测资料比较缺乏,加上山地地形条件复杂,这些都成为冬奥气象服务团队面临的挑战。冬奥会大部分项目是在室外举行,山区的大风、强降雪等天气情况对赛事影响很大,而冬奥会的赛期只有16天,如果能做到提前预测,那么对赛事方来说,也能及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赛事安排。
为了摸清海陀山的“脾气”,从2017年开始,团队已连续5年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冬季驻训,时少英会专门挑寒潮、降雪等坏天气带领队员们上山探测地形,观察不同天气系统下气象要素的变化,让每一位队员都能把海陀山的天气印在脑子里,进一步提升团队的气象预报能力。“不下雪不上山,徒步体验恶劣天气是冬训的必修课,一有天气我们就上山,这些山中天气的细微变化,预报员坐在屋里是没法体会到的,只有去现场感受和考察局地天气特征,并与预报结果对比,不断积累经验,未来才能提供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时少英介绍,团队成员的山地预报经验,皆源自一次次对地形与天气相互关系的切身感受与分析。每年冬训期间,他们都要上山十几次,就像是一支“跨界特种部队”,定期去“侦察”和了解山沟、山顶、山脊上的不同天气,午餐一般就是路上背的自发热米饭。由于海陀山山势陡峭,上山道路的坡度较高,队员们都是拉扶前行,前几年没有缆车,有时还需要穿着沉重的“冰爪”攀爬,既是考验,也是收获。
“以无畏之心,应艰难之战。越是在冲刺阶段,越要完美收官。”时少英边翻看以往冬训时的照片,边兴奋地讲述当时的场景,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笑容,散发着来自心底的自豪感。
“靠肩扛骡背建起气象站,现场维护需三快。”
2021年12月28日,冬奥北京气象中心延庆区气象服务组副组长张曼如往常一样在延庆海陀山上的气象站点和队友们忙碌着。
早在2013年,北京提出申办冬奥会(冬残奥会)计划开始,气象部门围绕北京、张家口等地气候背景开展研究,根据赛事气象探测要素的数据需求以及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在延庆、崇礼等地陆续建成多个气象站,可自动探测风速、风向、雨量等十几个气象要素,实现全天候现场监测。
我们探测运维保障团队有十个人,建站之初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水无电无网无路。”张曼回忆。“2013年底,我们开始在海陀山核心赛区建设自动气象站,没有基础设施,也没有路,设备全靠人背上山,每个人都要背二十多斤的精密设备,更重的设备就用骡子驮。施工环境也非常恶劣,夏天最热的时候,在山顶也要穿羽绒服;冬天风速大的时候超8级,眉毛暴露在空气里都会结冰,气温大概在-20℃,体感温度甚至达-40℃左右;手机、笔记本电脑被冻得开不了机,就揣到怀里焐热了再调试;有的建站点就在悬崖边上,这就要求我们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到三快:到达站点速度快、判断故障快、维修手速快。”
“其实迁建更难,这些气象站会随着赛道建设和调整不断迁址,需要把设备拆除搬运重建。现在竞技赛道和竞速赛道基本每隔百米就有一个气象站。”张曼说,为了保障这些设备正常运行,他们进行了一些升级改造。“现在自动气象站的供电是双路的,既有太阳能也有市电;通信也是双路传输,有北斗传输也有GPRS传输,这是针对当时基础设施还不到位的情况下采取的一些保险举措。”
设备七分靠养三分靠修,赛时,他们每天都会对观测设备进行常规维护;遇到极端天气时,还要对设备进行应急维护。“从汛期的冬奥工程保障,到‘相约北京’测试赛的实战保障,再到高山滑雪场馆造雪时期的气象服务保障,我们探测运维保障团队的任务,就是守护好海陀山的冬奥气象综合监测系统。也就是说越是刮风下雪,越有高影响天气,越是全面造雪的关键期,我们就越要保证探测系统的稳定运行。”张曼表示。
2021年11月21日,技术人员通过设备监控,发现核心赛区竞速3号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探测运维团队迅速赶往山上。由于风太大,导致缆车停运,队员只好脚穿冰爪、戴着头盔徒步赶往故障站点。赶到现场后,一组人负责逐点排查故障,另一组人快速清理维护被雪覆盖的仪器设备。张曼描述,当天的严寒导致队员的眉毛鬓发都结了霜,口罩和围脖被呼出的哈气冻成冰片;由于长时间攀爬,羽绒服被汗水浸湿,汗水流到衣角冻成冰凌;鞋也被雪打湿,双脚几乎失去了知觉,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经过2个小时的抢修,设备终于恢复了正常。
“艰苦,却不觉辛苦,苦中作乐,回味无穷。”八年来,为建设、维护赛区气象站,那条崎岖山路,他们已记不清走了多少次。张曼没有细数过,队员说100次肯定是有了。“这些设备就是预报员的‘眼睛’,设备调试好了,预报员才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预报得更准,更好地为冬奥会服务。”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为了冬奥,我们全力以赴。”
赛事服务是冬奥气象服务的核心内容。气象因素对冬季运动,尤其是雪上项目的安全、顺利开展有较大影响。根据奥组委要求,雪上项目和滑行项目的每个场馆,至少要安排两名气象服务人员提供现场服务。李琛和陶亦为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现场气象预报员。
两人作为第一批赛事闭环管理的人员,从2021年10月5日进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参加场馆早晚例会汇报天气情况,为场馆相关领导及各领域负责人提供咨询服务,深入调研天气对场馆运行及赛事组织的影响,梳理服务需求等,开展现场观测,与后方团队联动;而在每个比赛日,还会根据预报情况,在领队会上,向组委会、裁判及各代表队解读赛时天气情况,在高影响天气下为赛事保驾护航。为给后续预报提供参考,在碰到高影响天气时,如11月7日延庆降雪,两人还到场馆不同点位进行逐小时积雪深度测量,把第一手的观测信息及时反馈给后方预报团队。
2021年10月至11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测试比赛活动期间,两人进入了闭环管理,为做好场馆现场预报服务,李琛和陶亦为每日早出晚归,场馆、酒店两点一线,高强度工作超12小时,常有比赛在晚上进行,忙到凌晨回宿舍,对两人来说已不鲜见。“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一切都是为了冬奥积累服务经验。”李琛说。
闭环管理期间,让陶亦为印象最深刻的是影响赛区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在11月21日早间场馆例会上,我向场馆和赛事决策层汇报了当天延庆会有沙尘、大风、降温、降雪等多种高影响天气的预报结论,赛区场馆指挥部领导对此次寒潮影响非常关注和重视,随时就天气形势进行监测和汇报,办公地点也被临时搬到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指挥室,就最低气温、雪量等一些预报细节进行解读,我当时压力很大。”针对各种高影响天气,他及时提供了精确的预报,场馆根据预报服务及时采取了相关措施,有力保障了晚上赛事活动顺利开展。
今年春节,整个延庆赛区气象服务团队均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但他们觉得为了冬奥,一切都是值得的。“起先我们在山地气象预报方面没有任何经验,只能先预报再验证,然后反复预报、检验、复盘。”5年中他们集中攻关、研发产品,在实战中不断积累,发现问题后迅速调整,完善机制提升能力。“冬奥服务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为了冬奥,我们全力以赴。”陶亦为说。
为了助力奥运盛会精彩、非凡、卓越,他们钻研山地气象预报难题,熟悉冬奥项目,学外语、学滑雪,发扬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气象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一路坚持,贡献气象力量。在海陀山留下的足迹中,有热爱、有奔放、有激情、有速度......眼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冬奥气象服务保障也已进入“压线冲刺”阶段,1月开始,他们又将陆续进入冬奥闭环管理,坚守在气象服务一线,与冰雪相伴,度过农历春节。多年的实践只为最后一搏,气象人终将发出自己的光芒,拿到属于冬奥气象服务的“金牌”!(文/刘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