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黄河岸边的养鱼基地 记者 代泽均 摄
开栏语
中国高速,一个个宏大壮美的工程,托举起一个个新的奇迹。
天堑通途,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如飞虹穿云逐雾,不仅连通起如画江山,更串起我国发展的经济动脉。驰骋在高速路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有发展成果,还有文化自信。
日前,中宣部启动了“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即日起,本报开设“沿着高速看中国(陕西)”栏目,邀请文化学者以穿越我省的包茂、连霍两条具有代表性的高速公路为经纬,串联起沿途的文化印记、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全面展示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从北疆草原之上的钢铁城市包头,到南海之滨的石化之城茂名,全长3130公里的包茂高速,从北至南,出内蒙古、越陕西、进四川、至重庆、穿湖南、经广西、抵广东,像一条巨龙穿过广袤的中国腹地。首期特邀文化学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谚”传承人、省档案局原局长王建领讲述包茂高速沿线文化记忆。
包茂高速可能不是中国最早或最长的高速路,但包茂高速却是中国最有交通范儿、最有沧桑感的高速路。这条高速,从中国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走来,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黄帝陵走过,向充满希望的蔚蓝大海走去。其起点今之包头,正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路秦直道的终点——古之九原。3130公里的包茂线,打通的是2233年的时空隧道,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这本身就是一奇。
红碱淖的朝阳 记者 李宗华 摄
最有中国范儿和文化感的高速路
让人兴奋的是,细细品读包茂高速起点与终点目的地城市之地名,原来包茂高速还是最有中国范儿、最有文化感的高速路。它一头挑起的是大漠钢城包头,一头连接的是滨海道教圣地茂名。“包头”是蒙古语“巴图克”(有鹿的地方)的音变,活生生就是中华文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解码符号。包茂高速一出发,就踏上了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他的目的地“茂名”,是潘茂名由人而仙而具地名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本土道教大地留言的范本。
包茂线一路穿越的是黄河、长城、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岭、长江、荆楚大地、五岭岭南,尽览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好河山之壮美;一路讲述的是黄帝传说、石峁雄风、延安奇迹、长安风月、巴楚神韵、南国情调,激活的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故事。
穿行这一带,就走进了中华民族交融的文化大观园,到处是让人一头雾水的蒙汉语混搭地名。“红碱淖”是汉语红色的碱地,“淖”则是蒙古语水面、湖泊的意思。
包茂高速从中国四大高原之一的蒙古高原、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起步,一路向南,所经之处,就有中国最大沙漠内陆湖、世界最大遗鸥繁殖地红碱淖,这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沙漠干涸荒凉的印象。而无定河,则有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5万——3.7万年的古人类“河套人”遗址。
古遗址的沧海桑田,烘托出的是无定河流域的人物传奇。神木、府谷人杨业和折赛花,绥德人韩世忠和梁红玉,米脂人李自成和高桂英,妻义夫雄中国范儿,联璧生辉耀中华,千秋忠勇写忠义,是历史美谈;李自成与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与大顺帝李闯王,英雄美女出一县,两代帝王同一村,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里是中华文明构建的历史沙盘
走进陕北,就走进了中华文明构建的历史沙盘,包茂入陕第一县神木,就有石破天惊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城垣石峁,石峁一连串的中国之“最”,将中华文明可考史向前推进了800年。
紧接着穿行的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挽唐大厦于将倾的地盘——丰、胜、盐、夏、银、绥六州地,今之靖边有与秦汉缠斗几百年的匈奴回光返照之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亦长期为夏州镇所。向南过境之延州,既有知延州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的千古悲歌,也有杜甫家国情怀的“羌村三首”,更有中华文明原点的民族圣地黄帝陵,有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红色圣地延安,有玄奘归宿地的佛教圣地玉华宫,每一处都令人神往,每一处都令人心动。
穿行在包茂高速陕北段,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最著名的人文标识黄帝陵、长城、秦直道云集于一处?皆因陕北是中华文明绳结地,中国重要的人文自然经纬线之东西坐标轴黄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38度农牧分界线、胡焕庸人口线都经过陕北。
经天纬地之处,必然是惊天动地之处,长城为什么在这里建而不在那里建?秦直道为什么这样修而不那样修?黄河为什么黄?黄帝为什么叫黄帝?我是谁?从哪里来?在陕北就能找到直觉答案。
感受时代崛起的铿锵脚步
也许中看的地方不中用,一望无垠的大漠黄沙,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逝者如斯夫的黄河,在陕北不期而遇,激荡起的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交响,沉淀下的是中国聚宝盆,仅榆林潜在矿藏价值就达46万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陕北民歌唱红了天,唱恸了地。中国能化新都,则以陕北特有的热情温暖全中国!世界七大煤田之神府煤田,中国陆上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中国石油首善地延长,确定了陕北西煤东运腹地、西电东送接续地、西气东输首发地的时代地位。
包茂高速与秦直道一路并驾平行,沿途靖边、安塞、延安的地名,寄托的是中国人对国泰民安的企盼,见证的是陕北捍疆卫土的担当,行者在感悟“函谷归路千余里”的时过境迁之时,更能感受到的是陕北时代崛起的铿锵脚步。
包茂高速出金锁关,进入中国历史上的根本之地关中,拥抱十三朝古都西安,连接的是陕北外面的世界,输送的是陕北人的万丈豪情。
王建领口述 记者 夏明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