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荒漠化综合防治,陕西怎么做?

2023-12-03 11:04  群众新闻

哪里重在治沙、哪里重在治土,哪里采取抚育更替、哪里采取造林种草,如何增加林草植被盖度,如何固定流动沙地……11月29日,就陕西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工作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

“从1950年,省政府制定‘东自府谷大昌汉,西到定边盐场堡,营造陕北防沙林带’的规划以来,陕西的防沙治沙工作已经开展70余年。”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站长张社朝告诉记者,“在全新的阶段,防沙治沙工作也面临全新的难点。陕西现有沙化土地1835万亩,其中中度以上沙化土地占了四分之一,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0世纪七八十年代营造的防风固沙林已经过了50年的生命周期,生态防护功能明显下降;沙区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异常、人为活动破坏等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新时代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

10月8日,陕西召开陕西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工作会议,确定以“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力争在西部做示范”为战略定位,全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新时代向荒漠化进军的号角,再次响彻三秦。

张社朝告诉记者,陕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分布于北部长城沿线及附近地区,少量沙化土地分布在关中东部地区。区域之间的差异,意味着迥异的可利用水资源,背后隐藏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

“我们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陕西省情的科学治沙体系,将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68县划分为三个治理区:即毛乌素沙地防沙治沙攻坚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区和关中生态经济协同推进区。”张社朝在陕西地图上描绘出一幅精准施策的治理蓝图,“根据治理重点难点,我们要打好沙化土地全面治理攻坚战、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攻坚战、渭北旱塬植被恢复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

除此之外,科学治理也格外重要。

“种种经验告诉我们,防沙治沙既要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又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方法。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之间并非相互隔离,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忽视这个统一体中任何一个方面的重要性都会导致严重的系统崩溃。而水,则是串联这一有机统一体的核心。”省林业科学院副院长石长春告诉记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应当以当地的水资源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做到“以水定绿、以水定林、量水而行”,同时要摒弃以往“重视乔木而轻视灌草”“任何条件都应长满植被”的陈旧和不科学观念,真正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70多年来,陕西治沙人用智慧和勇气守护的家园越来越美。在三秦大地上,“人进沙退、绿进沙退”的故事还在不断延续。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