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西安9月30日电(记者 张亚云)九月的天空湛蓝如洗,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正在蓝天映照下如火如荼地施工着。工作现场,Y形立柱高耸矗立,百米钢桥横架两端,头顶不时有飞机划过,机械声隆隆,指挥声嘹亮,项目建设火热而有序,场景蔚为壮观。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东航站楼项目施工现场。中建八局 供图
9月29日上午,由陕西省委网信办、共青团陕西省委联合主办,中国青年网、中建八局西北公司承办的“‘时代青年耀征程’之网络媒体‘拾’光之旅”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中建八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东航站楼项目一线,深入了解项目进展。
“‘时代青年耀征程’之网络媒体‘拾’光之旅”主题宣传活动合影。闫坤 摄
中建八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东航站楼项目是民航局支持建设的全国民航“标杆示范工程”,亦是陕西省重点工程,主体航站楼项目建筑面积约达70万m2,建成后将无缝连接地铁、城铁、高铁、公路、机场内部捷运、地下管廊系统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需求,有效缓解现有航站楼运行压力,全面提升西安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有力支撑联通全国、辐射全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今天也是项目钢结构屋顶首吊仪式开启日,标志着项目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寿奇向参观成员介绍。自2021年7月22日项目动工以来,面临建设工期紧、平面组织复杂等巨大挑战,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火速集结管理团队,充分发挥总承包管理优势和铁军精神,一路攻坚克难,从土方开挖到桩基施工再到主体封顶,不断创造基建奇迹——最高峰期挖土量日均超过五万方,万人会战58天完成54万平模板支设、23万方混凝土浇筑等。
项目首根金属屋盖钢结构顺利吊装。中建八局 供图
6月30日,项目已全面完成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此次启动的钢结构首吊仪式更标志着工程距离建成投运又近一步。
以设计创新彰显本土自信
从观光塔俯瞰,东航站楼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建筑雏形已基本显现。“建筑是留存时代风貌的载体,此次东航站楼外观设计就参考了古长安城规划格局及唐代大明宫含元殿的建筑意向,立体化展示古城西安的地域文化特色。” 中建八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东航站楼项目土建工程师张振坤向参观成员介绍。
张振坤向参观成员介绍项目设计特色。闫坤 摄
机场作为一座城市的对外门户,其建筑风格也体现了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此次东航站楼设计便以“长安盛殿、汉唐风韵”为理念,构建了中央殿堂与两侧阁楼遥相呼应的中国传统建筑意象,同时采用集中式主楼+六指廊构型的直线构型,与原有方正端庄的T2、T3航站楼遥相呼应,共同塑造整个咸阳国际机场古朴庄严的建筑形象。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效果图。中建八局 供图
除了外观亮眼,项目的整体设计也充分立足大众服务,拥有诸多创新点。如在规划上,与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与地铁12号线、14号线以及高铁网、城际铁路网、快速路网等实现联运,届时旅客可实现与T2T3航站楼的一站式直达;在出行上,航站楼采取更加便捷的双层车道,首次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避免楼层转换,提升旅客舒适度;此外,还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行李小车系统,为托运行李规划最高效路线,大大提升了中转行李的准确度和效率。
“将这些新产品、新工艺融入项目建设,既充分展示了我国民航领域自主创新成果,也生动诠释了中国的文化内涵、科技自信。”中建八局西北公司,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土建工程师张驰如是总结。
以自主研发成果啃下技术“硬骨头”
作为目前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建设体量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机场建设工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东航站楼项目背负着使命,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约70万m2的建筑面积、1242m×832m的平面尺寸、47.5m的屋脊最高点高度等指标,无一不在表明:东航站楼建筑规模巨大、结构体系复杂,而这些都给技术人员带来了难啃的“硬骨头”。
最显著的问题便是面对如此超长的主体结构,该如何解决温度应力以及相关变形的问题。“由于机场建筑面积巨大,材料因热胀冷缩而带来的变形量也十分巨大,为此我们选择自主研发一系列技术来应对。”中建八局博士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项目副总工、区段总工张文津表示。
此次东航站楼项目首次采用了中建八局西北公司联合局工程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自纠偏智能隔震支座(IDCS)。”“通过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张文津向参观成员介绍。该方案可消除95%以上的隔震支座施工变形,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张文津向参观成员介绍项目关键技术成果。郑亚雷 摄
而为了能够全面突破超长隔震结构施工变形控制这一关键技术,项目研究团队还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研发、精细化数值模拟等维度进行了专项研发,以更好保障隔震功能和整体结构安全。
其他科技突破,如超长钢结构运输便道、复杂标高条件下大型钢屋盖施工及检测等也纷纷在项目建设中亮相,这些都是中建八局以“科技赋能发展”的代表性缩影。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东航站楼项目施工现场。闫坤 摄
“为联动一线项目需求,推进项目科技孵化、应用,公司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科研体系。”张文津进一步解释。今年下半年,项目成立了中建八局西北公司首个博士工作站,联合西北公司科技质量部、项目技术团队形成三方科研力量的汇聚,针对项目重点难点技术进行突破和研发,同时也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探索、挖掘、塑造系统化的人才培育、科研孵化渠道。
以高效管理守好安全底线
相较于一般的公建项目,航站楼建筑除了面积庞大之外,结构体系也十分复杂,与机电设备、市政管廊等专业设计配合工作量更是惊人,加上近万人的施工团队管理,这些都在考验着一个企业的综合管理效能。
在这方面,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巧用数字化技术,以机场项目为载体,自主研发数字建造服务平台,打造了全局首个云端数字建造平台,也是全国首个支持模型级权限管理的协同平台。一方面,通过BIM及数字建造技术,以模型为核心进行虚拟建造,前置消除各阶段设计、施工潜在风险,另一方面整合多方设计资源,解决疫情影响下人员跨地域协同问题,提升深化协同效率40%,是项目工程保障的重要举措。
项目施工及管理总承包(一标段) 设计经理兼BIM总监姚辉介绍数字化技术。闫坤 摄
安全是一切生产的底线,机场项目占地面积大、机械数量多,安全管控尤为重要。为把牢安全关,项目采取了网格化管理,确保防疫措施落实到位,保障全员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充分利用智慧化工地进行全覆盖监控、具体点位追踪,以动态掌握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并通过《机场项目安全管理指导手册》教育、 “大喇叭语音提醒”“模拟法庭”“安全知识竞赛”等线下举措,以“人防+物防+技防”三措并举,筑牢安防防护网,确保项目安全施工。
风物长宜放眼量,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打造的“陕耀之翼”,西安也将以更高的视角布局规划,进一步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推动构建陆空海铁一体、联通全国、辐射全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向着高质量发展的万里云霄振翅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