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国“两优一先”风采录|“永跟党走” 大湾火热的奥秘

2021-08-18 08:07  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8月17日电 题:“永跟党走” 大湾火热的奥秘

新华社记者陈诺

盛夏时节,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越来越“热”:工地上热火朝天、游客络绎不绝、村民告别贫困过上红火的好日子……从昔日的贫困村到现在的“明星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成为山乡巨变的“热源”。今年6月,大湾村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转变,从重塑基层党组织开始

“脱贫户的产业发展情况,是不是再摸底一次?”即便是深夜,大湾村党总支微信群里总不缺操心的“夜猫子”。

“做梦都想不到。”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周益宏感慨党组织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他告诉记者,过去这个村党组织生活不多,“一年开不到几次会,支部内个别同志甚至彼此都不认识。”

党组织软弱涣散,便一事无成。“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岭,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了颈。”形象道出当年的贫穷,直到2014年底,大湾村仍有707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超过20%。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7年8月29日,记者在一户农家中拍摄的土灶台。

右图为2020年4月3日,记者在一户农家中拍摄的新灶台。(新华社记者陈诺摄)

何家枝曾经抱怨村干部工作难干,每天晚上都坚持看书,天天想着考出大山。从县里选派来大湾村挂职的第一书记余静找到她,请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担起“领头羊”的重任。

作为一名“90后”,村民周超曾在安徽合肥从事互联网技术工作。何家枝数次登门将周超劝回。“我被她的执着和坚定感动了,回村扶贫是创业,也是我的价值。”周超说。2018年,周超高票当选村委会委员,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多年来,大湾村党总支从能人大户、社会青年中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数十名,如今党员113名,新发展的党员中有三分之二年龄低于35周岁。

在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后,大湾村配齐村干部6人,平均年龄43岁。在村“两委”的努力下,当地实施易地搬迁、道路、桥梁、饮水等项目,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过去的空白达到2020年的143万元。

“过去大湾村干部不团结,现在完全变了一个样,大伙儿想干事、能干事、带头干。”村民汪才茂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开会,大家都七嘴八舌讨论乡村振兴的新方法、新思路,思想境界提高了,带头发展的意识也更强了。

“党旗下处处是热土”

如今的大湾村一派热火朝天:古色古香的游客接待中心外车流不息,修旧如旧的土坯房“变身”农俗博物馆,十里漂流项目游人如织,“地球仓”度假农庄不久前落成,已开门迎客。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7年8月1日,记者拍摄的老宅内景。

右图为2019年10月31日,老宅换了模样。(新华社记者陈诺摄)

大湾村党总支探索实行“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方式,以“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为主导,积极引导和帮扶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大湾村茶叶资源优势,当地对1000亩老茶园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标准化茶叶基地1000亩。大湾村群众通过产业奖补激励,发展茶叶种植和特色养殖,户均年增收7000元。脱贫户周秀凤告诉记者,她如今是村里茶厂的炒茶师,大湾产的“六安瓜片”名气越来越大,村民卖茶都要揣着身份证,向客户证明原产地就是大湾村。

在大湾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当地深挖各类旅游资源,打造4A级旅游景区,引进公司开发民宿项目。2020年,大湾村过境游客达35.06万人次,全村共有42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小院和民宿,旅游高峰期家家游客爆满,真正让大湾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喜来山庄的老板娘闵玲没想到,20年前他们夫妻俩巴不得离开的穷山窝,如今成了金窝窝。2017年10月,她利用自家的楼房开起了农家乐。“山上山下,红色绿色处处都是景,一年下来挣个十多万不成问题。”

拼版照片:左上图为大湾村中的光伏电站。左下图为光伏板下种植的灵芝。

右上图为大湾村茶园。右下图为大湾村村民种植的中药材。(新华社记者陈诺摄)

生态护林员、光伏维护员、乡村保洁员、漂流安全员、红色讲解员……产业门路多了,大湾村民也有了不少新职业。“今年2月25日,咱们大湾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面对游客,讲解员郭敏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大湾村一年实现一个“小目标”,离不开党组织的决策和引领,“党旗下处处是热土。”

“党员最热心”

搬入新居,村民杨习伦迫不及待地邀请党员俞绍奇上门做客。

从曾经被看成“懒汉”到现在成为从事多个产业的“杨老板”,俞绍奇功不可没。身为养殖大户的俞绍奇最先带动杨习伦养鸡,让他赚得“第一桶金”。当地通过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施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贫困户之间“四联四帮”工程,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激发起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在访贫问苦的一线、在应对台风转移群众的现场、在帮扶农户的田间地头,村里党员都冲在最前面。“党员最热心。”杨习伦说。

全家的病痛曾压得村民周秀凤喘不过气来。当地党员干部得知情况,纷纷带上管用的药上门,并帮她积极争取医疗政策。她说:“以前像挑一百斤的担子,现在肩上轻了七八十斤。”

2020年12月20日的大湾村航拍。(新华社记者陈诺摄)

“以前,咱们村‘等、靠、要’思想严重,这几年由于党员发挥作用,大家都是铆足了劲,比着奔向富裕路。”余静说。

今天的大湾村,蓝天白云映着苍翠山色,群山之中村口一块红标牌上醒目地写着四个大字——“永跟党走”。村民们说,这是大湾火热的奥秘!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