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陕西:力争到2023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000家

2021-05-18 09:26  西安日报

记者从省政府获悉,为全力破解我省技术成果转化不足、创业中心功能不全、企业创新能力不高等短板弱项,我省出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着力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行动方案》,力争到2023年底,实现大学科技园在综合类、理工类高校全覆盖,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市(区)全覆盖、超过70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000家,科技型上市企业新增30家。

激发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活力

根据方案,我省将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推行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推广创业导师制,支持高校聘任科技型上市企业创始人等为创业导师。指导大学生参与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等品牌赛事活动。

强化“双创”示范高校、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评估,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从“十四五”起,省财政新增的高等教育发展资金,优先与高校横向课题收入、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交易额、大学科技园产值等指标挂钩,支持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省财政对部属高校专项定额补助和民办院校财政资金支持也应与上述指标贡献挂钩。

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

我省将进一步规范大学科技园建设与管理,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教育和经济融合。支持在陕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大科学装置、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全省范围内异地建设或联合建设大学科技园。各市(区)政府应加强与在陕高校合作,将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发展规划,支持主城区利用高校资源建设环大学创新经济圈,建立奖补机制,优先资源保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在本地转化,师生在本地创业。各级政府可采取发行专项债券等政策,积极和国内外知名产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联合在陕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和环大学创新经济圈,为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资金和平台保障。

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根据方案,省属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职务技术成果,由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将不低于转化净收益的8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不低于转化净收益的10%奖励给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职务技术成果2年内未转化的,省级主管部门可以组织采取挂牌、拍卖等方式实施转化,将不低于转化净收益的75%奖励给成果完成人、不低于转化净收益的5%奖励给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3年后仍未转化的,经省技术审查机构评估后,定期对外发布,鼓励持有职务技术成果的省属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转让,专利年费不再给予补贴。

鼓励省属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岗创业或者到企业兼职从事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工作,支持拥有技术成果的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或现金出资方式,持有企业股权或创办科技型企业,并在基本待遇、职称评聘和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予以支持。

引进领军型创业团队

围绕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以及我省“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涉及的关键技术和产品,采取揭榜挂帅制,重点引进支持创新路径清晰、创业成果显著、产品研发基本完成、预期效益明显的10家左右领军型创业团队、30家左右青年创业团队。创业团队在我省大学科技园或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落地转化的,经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和省技术审查机构评估确认后,省财政经审核后给予创业团队不低于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提高企业内部创新活力

加强与中央在陕企业、科研院所上级单位对接,联合在陕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

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每年列支2亿元,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组织开展有效研发及转化活动;市属重点企业也要采取相应措施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省内重点国有企业要通过开放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等平台以及设立专项支持资金和股权投入等方式,支持员工创新创业,提高企业内部创新活力,提升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水平。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在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等专项中予以优先支持。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基础上,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度新增部分给予不超过5%最高500万元奖补。

升级本地科技企业孵化器

鼓励各地利用国家减免税政策将类似工业用地、文化教育用地转为创新创业用地,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等,加强对创业带动就业重点项目的支持。

支持各市(区)政府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联合国内外知名产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升级本地科技企业孵化器。

经过三年努力,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0%以上具有创业投资功能,50%以上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80%以上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RD投入强度超过10%。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热土

各高新区要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水平为主要任务,以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为目标,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高水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等。围绕每个主导产业至少建立一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1支种子基金,发展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引进专业知识产权运营、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机构,健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热土。

搭建政府服务平台

创业中心要搭建政府服务平台。各级政府应集中政务服务资源支持创业中心发展,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将中小企业优惠补贴、人才引进、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授权县(镇)创业中心服务平台受理、代办,坚持从简从快、公开透明原则,明确办理流程和办结时限等。

鼓励政府参与投资或发起设立的创业中心对初创企业给予一定的房租减免,逐年降低减免幅度,原则上三年后不再减免,推动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创业中心更多依靠投资孵化企业和成果获取收益。鼓励支持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创业中心运营。

力争到2023年,大学科技园、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创业中心中50%以上的企业为创立三年以内的企业。

形成科技投资集群效应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提高投资比例(最高不超过40%),加大让利幅度,建立容错机制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弥补科技型企业早期市场融资困难。

重点围绕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创业中心,联合相关地市、高新区、高校院所、创新平台以及优秀创投管理机构等,发起设立一批种子、天使基金,形成科技投资集群效应,支持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记者 马昭)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