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西安经开区的长庆油田总部,一块镌刻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门牌石安静矗立,承载着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奋斗、产业报国的责任与担当。
长庆油田成立于1970年,是我国油气产量当量最大的油气田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陆上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五十多年来,长庆油田从一个年产不足百万吨的小油田,到世界级特大油气田,已然发展成为继大庆油田之后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也被誉为“西部大庆”。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余浩杰向记者感叹,“我们见证了经开区从偏僻荒芜到高楼林立的巨大变迁,也实现了长庆油田逐步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田的发展目标。”在这位从业三十多年的石油人看来,长庆油田将总部搬迁至西安经开区,是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突破世界性难题
建成年产量超过6500万吨的
中国第一大油田
长庆油田油气开发的主战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是国际上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油气藏,其经济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
长庆油田是我国最大产气区和陆上天然气管网中心枢纽。图为:陕京、靖西线输气管线
长期以来,长庆油田专注于盆地地质演化、油气生成、储藏机理研究攻关,形成了快速发现、经济有效开发的原创性地质理论,攻克黄土塬三维地震、水平井优快钻井、工厂化体积压裂主体技术,打破了国外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垄断,建成了国内首个百万吨页岩油示范区和全国最大的致密气田。长庆油田先后探明4个十亿吨级、4个万亿立方米规模油气区,累计探明油气储量占全国已探储量的三分之一。
说起长庆油田的里程碑式成绩,余浩杰如数家珍,每一次都记载着石油人的辛劳与骄傲。他介绍,2012年是长庆油田值得书写记录的一年,油气产量攀上4500万吨,跃居中国第一大油气田。
2022年,长庆油田迎来又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建成规模超千万吨油气产能,全年油气产量历史性跨越6500万吨,攀上国内油气田产量新高峰。
目前,长庆油田已累计为国家贡献油气当量超9亿吨,在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立足经开区
助力陕西坐稳全国油气
当量“第一把交椅”
1998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总部从甘肃省庆阳市迁至陕西省西安市,也开启了地企协作、合作共赢的崭新阶段。
立足于此,长庆油田在我国西部构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油气产业集群,携手长庆石化、陕西销售等8家中石油驻陕企业,吸引数千家西安企业参与油气产业建设。
此外,作为我国油气产量当量最大的油气田企业、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陆上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长庆油田也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五”以来,长庆油田向西安供应天然气超400亿立方米,占西安用气量的60%以上,全面保障西安市居民温暖过冬。
这一切,在这位老石油人看来,当年的这次搬迁,使企业的油气生产、储运、消费终端更便利地与市场对接,可以更好借助西安一些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大学院校的科研力量和技术人才,来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同时,也更方便吸收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先进技术、吸引国际跨国公司参与技术交流与合作,而最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成果的加持,无疑为建设大油气田增添了强劲动力。
长庆油田针对多井低产特点探索实施大型水平井丛式井组生产,最大限度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运行成本
余浩杰介绍,长庆油田落户经开区,带来了16万职工及家属随之迁入,一群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挥洒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也带动了经开区城市建设、商品交易、房地产开发等事业蓬勃发展。
企地一家亲、共谋发展路。回忆企地携手发展的30年,余浩杰感慨道,我们见证了经开区从偏僻荒芜到高楼林立的巨大变迁,也实现了长庆油田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田的发展目标。
如今,站在丝绸之路倡议十周年的新起点,西安市正在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大步向前。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北跨”战略加速落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古老的西安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默默耕耘在这片热土上的众多企业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立足“双碳”目标
加快建设“低碳能源生态圈”
2023年2月,我省印发《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伴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确定和全球环境能源问题的大势所趋,绿色发展成为所有经济体的共同必答题。
作为全国最大产气区,长庆油田承担着为北京、西安等40多座大中城市供气的任务。20多年来,长庆油田持续加大天然气生产和供给力度,先后成功开发靖边、榆林、神木等7个气田,为陕西省能源结构调整、居民能源消费升级及治污降霾作出重要贡献。
余浩杰介绍,当前在以零碳减碳为导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浪潮下,长庆油田也积极落实“双碳”目标要求,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加快油气能源与新能源全面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建设。
长庆油田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近年来,在陕西,长庆油田持续优化风光电、CCUS等产业布局,加快建设陕北姬塬油田绿色低碳先导示范区,建成黄3区10万吨级CCUS国家示范基地,不断强化重大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建成绿色低碳发展示范企业,助推陕西成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示范省。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始终坚持合作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模式,坚决贯彻落实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各项要求,推进地企紧密合作。共谋‘北跨’战略新局、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余浩杰表示,“企业将以高质量的能源供给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