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新区驻村干部自驻村帮扶以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打开新思路、新打算、新作为,扎根基层,躬身田野,为民生实事出力,汇聚起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从管好“每棵苗”到抚育“一片林”
田家少闲月,四月人倍忙。走进曲江新区对口帮扶的周至县楼观镇双寨子村猕猴桃果园,只见绿树掩映,花飘香,美景如画,第一书记杨建民和驻村队员杨新博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正在地里忙着查看猕猴桃的喷灌设施、施肥、授粉等情况。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是一脉相承的,但又有所不同。以前扶贫搞产业就像呵护小树苗一样尽可能多地覆盖贫困户,乡村振兴阶段搞产业必须从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个角度通盘考虑,就得抚育好双寨村这片林,让群众走绿色路、吃生态饭,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杨建民形象地说。
产业是农业的根、农民的本,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针对双寨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第一书记杨建民和驻村干部通过与村两委研究后,计划申请曲江产业帮扶资金在村里建设100亩高品质“滴灌+物理除虫”水肥一体化猕猴桃示范园和一座大型冷库,通过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让越来越多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
“该项目建成后,群众可以实现上肥浇灌两不误,每亩可降低水费、电费、人工费等生产成本1000多元,能有效改善和提高生产设施水平和果品质量,累计带动2900余名群众受益。”第一书记杨建民说。
产业升级让群众“饭碗”多 “口袋”鼓
雨生百谷夏将至,天地万物竞生长。走进曲江新区对口帮扶的周至县楼观镇送军村,只见千亩桃园生机勃勃,合作社生产车间内人头攒动,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稳岗就业是关键。近年来,曲江新区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扶持脱贫户能够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这段时间每天都有100多名村民在合作社上班,最忙时每天有200多名,这里的活不重,上手快,一天能挣一百多,晚上还能回去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感谢党的好政策和曲江帮扶干部的大力帮扶,大家干得可起劲了……”村民齐彩云开心地说。
和齐彩云一样,送军村不少村民因为没有技术,前些年一直在外面打零工,挣得少不说还经常回不了家,没办法照看老人孩子,普遍存在挣钱和顾家两难的现实矛盾。为了解决群众就业难题,增加收入,曲江新区派驻送军村的驻村干部优先帮助生活困难群众在村里的合作社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送军村在合作社上班的村民有200多人,他们和齐彩云一样成了村里有工作有工资的“上班族”。
“大河有水小河满,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壮大村集体经济。下一步,我们将整合村里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村委会和致富带头人入股的方式推行‘村委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的新途径,加快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产品质量及农业效益,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让脱贫群众的饭碗多,口袋鼓。” 送军村第一书记刘彭军说。
昔日在脱贫攻坚一线,一批批曲江驻村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为当地群众脱贫摘帽作出了贡献。如今,脱贫梦圆,征程再启,他们又为一个个帮扶项目奔忙,为一件件民生实事出力,汇聚起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正在用全部精力让老百姓的光景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