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五载深耕结硕果 奋楫扬帆再启航

2022-04-02 12:16  经开区管委会

回望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里程,4月1日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天。5年前的今天,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区”)正式揭牌,这也标志着经开功能区的诞生。作为陕西自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开功能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构建起产融服结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周年建设

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经开功能区成立五周年,累计新增企业近3000家,现有“五上”企业103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约6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近300亿元。

获得国家级创新成果五项

①《创新“税—银—企”合作机制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创新成果,获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专题刊发,在全国自贸区复制推广。

②“云税贷”、“微理通”两项创新成果获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肯定,在全国自贸区复制推广。

③《创新区域性军工单位竞争性采购服务体系》入选国务院办公厅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在全国相关领域复制推广。

④《加工贸易云报核海关监管新模式》获海关总署自贸司核准备案,是我国综合保税区提升海关监管效率和创新改革方面的重要探索,在相关领域复制推广。

⑤长安银科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国际保理美元融资”创新成果,是全国2万余家商业保理公司中唯一获得此试点的商业保理企业,填补了国内资本项目商业保理业务政策的空白。

获得30项省级创新成果

①《税务办审一体化》等11项创新成果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获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向全省复制推广。

②《“联网监管+库位管理+实时核注”监管制度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等5项创新成果获评为陕西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在全省自贸区复制推广。

③《陕西自贸试验区完成全国首单医药制造行业融资租赁资产跨境转让人民币结算业务》等14项创新成果获省商务厅简报专题刊发,在全省自贸区复制推广。

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

2020年5月,经过国务院批准,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截至目前,引进了国内外46家企业入驻,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100亿美元。

获批“中国(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新示范先行区”

进一步发挥“自贸+保税”优势,在跨境贸易、跨境金融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推动跨境电商上下游产业聚集,西安跨境电商服务基地启动建设。

政府职能转变

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金融创新

经开功能区积极围绕产融结合,推动金融创新改革,实现自贸区对外的金融互通——助推长银保理全国首单商业保理美元融资业务落地,打造一站式、国际化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普汇中金完成全国首单医药制造行业融资租赁资产跨境转让人民币结算业务,首次打通了境外资金投资境内医药行业融资租赁资产的资金入境通道;搭建了全省首个出口信用促进平台。

创新“云税贷”纳税信用融资新模式,企业融资效率提高99%;设立了全省首个境外发债的融资租赁公司;联合建设银行推出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全产业链以及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专属信用贷款——“云义贷”;引进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完善经开功能区金融产业链,助力区内生产制造企业发展。

政务创新

全国首创“365x24”的75项全天候政务服务新模式;建成全省首个无人值守的智能政务服务驿站,同时还将线上“一网通办”与线下“智慧驿站”进行匹配融合,全面提速企业政务服务;全面构建大厅内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无差别综合受理模式;实现了工程建设审批37个工作日办结,在全省政务服务改革中走在前列;全省首家率先开启3.5小时企业开办标准化服务。

工商创新

形成黄河流域首张“跨省通办”企业营业执照,实现了两地商事登记业务“跨省通办、一次办成”;形成西北首创智能语音登记注册机器人自助服务终端办理营业执照;拥有全省首批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支付宝端口办照等一批创新成果;发出全省首张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同时“审核端”实现7×24小时智能审核,工商服务从此进入“零见面”审批时代。

税务创新

全省首创推出了办审一体化、“云税贷”、税银e站,全国首创“五区两线一系统”智慧税务服务体系等一批创新成果;“四式服务”引领纳税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办税厅的智能化、综合化、标准化;实行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压缩原有办税时间50%以上;推行“三通税务集成服务体系”,通过“云税通”可视化办税平台、“掌上通”手机涉税服务平台和“一线通”涉税咨询服务平台,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办税服务,走在了全省创新办税服务前列。

海关创新

全省首单实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销选择性征税;积极打造新一代海关信息系统开展货物分类监管,创新监管模式;创新加工贸易云报核海关监管新模式,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和监管透明度。

加大对外开放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走出去

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是经开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自贸区战略发展的必要路径。经开区依托先进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基础,支持区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隆基股份在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布局,推动本土产能向海外辐射,尤其是投资近30亿元人民币的马来西亚(东马)古晋项目,是马来西亚唯一引入的布局单晶行业全产业链的投资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天隆科技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序列公布后的72小时内完成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和生产,全力保障生产和供应,向韩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检测设备、试剂和采样套装等。

引进来

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努力把外资企业“引进来”,促进国际先进制造及技术转移转化。经开区与世界500强德国博世力士乐集团签署《共建“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产业园战略框架协议》,打造“一园两国”产业发展新模式。博世力士乐的线性导轨和柔性传送系统项目是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引进外资规模最大的智能制造项目之一。目前,中欧合作产业园起步区聚集了博世力士乐、达能等9个世界500强企业的项目,阿尔斯通永济公司已将两款国际最先进的牵引电机生产技术和全套生产线转移到经开功能区,产品出口到瑞士、芬兰等多个国家。

围绕“文化+”融合发展

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经开区发挥文化制造业特色,重点促进“文化+制造、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融合发展,推动印刷包装、珠宝加工、文化装备制造、影视传媒等产业领域加速聚集,形成以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为引领的印刷包装产业集群,聚集了包括中闻集团、新华发行集团等10余家印包行业企业,是西安乃至陕西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印包基地利用箱盒汇、贞观云信两个平台互联互通,以大数据、区块链为技术支撑,搭建文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数字文化创新平台。

陕西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平台落户经开功能区。陕西省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西安印包基地集团等共同成立西安创新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有限公司,应用企业征信、交易征信和大数据,借助科技手段为金融赋能,创新资金传导机制,围绕供应链盘活供应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为供应链中小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投融资服务,推动更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天隆科技联合国家疾控中心一期参与一带一路东盟十国培训会,为东盟10国疾控中心主任及专家进行疾病防控培训;多次举办商务部中国援外培训,接待来自白俄罗斯、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医疗卫生系统的官员及专家。疫情期间,与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三国驻西安总领事馆官员会面,商讨国际疫情爆发期,加强深度合作,共同阻击新冠疫情。

接下来,经开功能区将立足国家战略,坚定开放、创新理念,坚持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提升改革创新能力,争取更多创新经验,推动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基地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商贸服务业聚集区,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先导区、产业“自贸+”创新区、发展融合经济示范区。

分享: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